嘉立创覆铜怎么操作:嘉立创覆铜操作全指南
更新时间:2025-11-09 11:57
17
0
文档错误过时,
我要反馈
17
在PCB设计制造领域,覆铜操作是影响电路板性能的关键环节。
作为行业领先的PCB制造服务商,嘉立创为用户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覆铜解决方案。本文将深入解析嘉立创覆铜的具体操作流程,通过详细的数据支持和实用技巧,帮助设计师优化电路板性能。
一、覆铜操作的基础知识
1.1 覆铜在PCB制造中的重要性
覆铜是指在PCB基材上覆盖导电铜层的过程,这一工序直接影响电路的导电性能、散热效果和机械强度。在嘉立创的制造体系中,覆铜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。
1.2 嘉立创覆铜工艺的核心参数
- 铜厚选择范围:0.5oz(18μm)至3oz(105μm)
- 最小线宽/线距:3mil(0.076mm)起
- 表面处理工艺:包括HASL、ENIG、OSP等多种选择
- 基材类型:FR-4、高频材料、高TG材料等
二、设计阶段的覆铜操作详解
2.1 设计软件中的覆铜设置
以主流设计软件为例,嘉立创推荐以下参数设置:
Altium Designer操作步骤:
- 执行Place → Polygon Pour命令
- 设置覆铜网络属性(通常连接到GND)
- 定义覆铜与导线间距(建议0.2mm)
- 选择覆铜类型(实心或网格)
关键参数配置表:
| 参数项 | 推荐值 | 允许范围 |
|---|---|---|
| 覆铜与导线间距 | 0.2mm | 0.127-0.3mm |
| 网格覆铜间距 | 0.5mm | 0.3-1.0mm |
| 孤岛移除面积 | 0.25mm² | 0.1-1.0mm² |
| 热焊盘连接宽度 | 0.2mm | 0.15-0.3mm |
2.2 多层板的覆铜策略
对于四层及以上板卡,嘉立创建议采用以下叠层结构:
| 层序 | 铜厚选择 | 特殊要求 |
|---|---|---|
| 顶层 | 1oz | 信号层,局部覆铜 |
| 内层1 | 1oz | 电源层,完整覆铜 |
| 内层2 | 1oz | 地层,完整覆铜 |
| 底层 | 1oz | 信号层,局部覆铜 |
三、嘉立创下单系统的覆铜参数设置
3.1 在线下单关键参数
在嘉立创下单系统中,需要准确填写以下覆铜相关参数:
基础参数表:
| 参数类别 | 选项明细 | 技术说明 |
|---|---|---|
| 基材铜厚 | 0.5oz/1oz/2oz/3oz | 影响电流承载能力 |
| 板层数量 | 1-20层 | 决定覆铜层结构 |
| 表面工艺 | HASL、ENIG、OSP等 | 影响焊接性能 |
| 阻焊颜色 | 绿、蓝、红、黑等 | 不影响电气性能 |
3.2 特殊工艺选择指南
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,嘉立创提供多种特殊覆铜工艺:
高频应用:
- 建议选择Rogers系列高频材料
- 覆铜厚度选择0.5oz以减小损耗
- 使用接地网格替代实心覆铜
大功率应用:
- 推荐使用2oz及以上铜厚
- 采用厚铜板工艺(最高6oz)
- 配合散热过孔设计
四、覆铜设计的技术要点与数据支持
4.1 电流承载能力计算
根据IPC-2152标准,不同铜厚的电流承载能力如下:
| 铜厚 | 10℃温升电流 | 20℃温升电流 | 适用线宽 |
|---|---|---|---|
| 0.5oz | 1.2A | 1.8A | 0.5mm |
| 1oz | 2.5A | 3.8A | 0.5mm |
| 2oz | 4.2A | 6.3A | 0.8mm |
| 3oz | 6.0A | 9.0A | 1.0mm |
4.2 阻抗控制设计
嘉立创提供精确的阻抗控制服务,常见配置如下:
| 阻抗类型 | 目标阻抗 | 推荐叠层 | 公差控制 |
|---|---|---|---|
| 单端50Ω | 50±10% | 芯板0.2mm | ±5% |
| 差分100Ω | 100±10% | 芯板0.13mm | ±5% |
| USB差分90Ω | 90±10% | PP片0.1mm | ±5% |
五、常见问题解决方案
5.1 覆铜起泡问题处理
根据嘉立创的制造经验,覆铜起泡通常由以下因素引起:
主要原因及对策:
- 材料TG值不足:选择TG150以上基材
- 热应力不均:优化覆铜分布对称性
- 工艺参数不当:调整压合温度曲线
5.2 信号完整性保障措施
确保信号完整性的覆铜设计要点:
- 连续地平面:为高速信号提供完整返回路径
- 避免跨分割:关键信号不跨越覆铜分割区
- 适当间距:信号线与覆铜保持3W间距原则
六、嘉立创特色服务与质量保证
6.1 先进的制造能力
嘉立创在覆铜工艺方面具备以下技术优势:
- 精度控制:线宽公差±10%,铜厚均匀性>90%
- 材料多样性:支持FR-4、高频、高TG等多种材料
- 快速交付:标准工艺24小时加急服务
6.2 质量检测标准
嘉立创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:
| 检测项目 | 标准要求 | 检测方法 |
|---|---|---|
| 铜厚均匀性 | ±10%以内 | 金相切片分析 |
| 导线宽度 | ±0.02mm | 自动光学检测 |
| 绝缘电阻 | ≥108Ω | 高压测试 |
七、实用操作技巧与最佳实践
7.1 设计优化建议
基于嘉立创的制造数据,推荐以下设计技巧:
- 电流密度均衡:避免局部电流密度超过50A/mm²
- 热管理优化:大功率器件下方采用2oz铜厚
- DFM考虑:使用嘉立创在线检查工具验证设计
7.2 成本控制策略
通过合理的覆铜设计实现成本优化:
- 铜厚选择:根据实际电流需求选择最低适用铜厚
- 面板利用率:优化布局提高材料利用率
- 工艺简化:避免不必要的特殊工艺要求
结语
嘉立创覆铜操作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设计师充分考虑电气性能、热管理和制造成本等多方面因素。通过本文提供的详细数据和技术指导,结合嘉立创先进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服务体系,设计师可以制作出性能优异、可靠性高的PCB产品。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充分利用嘉立创的技术支持资源,持续优化覆铜设计方案。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