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立创铺铜怎么去除:嘉立创铺铜去除完整指南
更新时间:2025-11-09 14:44
21
0
文档错误过时,
我要反馈
21
在PCB设计和修改过程中,铺铜去除是一项常见但需要谨慎处理的技术操作。
本文将系统介绍嘉立创平台铺铜去除的完整流程,涵盖软件操作、工艺方法和注意事项。
一、铺铜去除的应用场景与必要性
1.1 需要去除铺铜的典型情况
铺铜去除需求分析表:
| 应用场景 | 出现频率 | 技术难度 | 风险等级 |
|---|---|---|---|
| 设计错误修正 | 35% | 中等 | 低风险 |
| 信号完整性优化 | 25% | 高 | 中风险 |
| 散热设计调整 | 20% | 中等 | 中风险 |
| 成本优化需求 | 15% | 低 | 低风险 |
| 工艺限制调整 | 5% | 高 | 高风险 |
1.2 去除铺铜的技术挑战
技术难点分析表:
| 难点类型 | 影响程度 | 解决方案 | 预防措施 |
|---|---|---|---|
| 信号完整性破坏 | 严重 | 分段去除 | 仿真验证 |
| 散热性能下降 | 中等 | 局部保留 | 热分析 |
| 机械强度减弱 | 中等 | 结构补偿 | 强度计算 |
| 阻抗控制失效 | 严重 | 重新设计 | 阻抗仿真 |
二、嘉立创EDA软件去除铺铜操作指南
2.1 软件操作流程详解
软件去除步骤表:
| 操作步骤 | 具体操作 | 参数设置 | 注意事项 |
|---|---|---|---|
| 1.选择铺铜 | 点击铺铜区域 | 选中整个铺铜 | 确认选择正确 |
| 2.删除操作 | 按Delete键 | 完全删除 | 备份原文件 |
| 3.局部修改 | 使用裁剪工具 | 定义裁剪区域 | 保留重要部分 |
| 4.网络分离 | 取消网络关联 | 断开连接 | 防止误删 |
| 5.验证检查 | DRC检查 | 全面验证 | 确保完整性 |
2.2 高级修改技巧
高级操作参数表:
| 操作类型 | 适用场景 | 操作精度 | 时间消耗 |
|---|---|---|---|
| 铺铜重绘 | 大面积修改 | 高精度 | 15-30分钟 |
| 局部裁剪 | 小范围调整 | 超高精度 | 5-10分钟 |
| 网络重构 | 信号优化 | 中等精度 | 10-20分钟 |
| 参数调整 | 性能优化 | 高精度 | 5-15分钟 |
三、物理去除工艺方法与技术参数
3.1 机械去除方法
机械去除参数表:
| 去除方法 | 适用厚度 | 去除精度 | 表面损伤风险 |
|---|---|---|---|
| 数控铣削 | 1-6oz | ±0.1mm | 低风险 |
| 激光烧蚀 | 0.5-3oz | ±0.02mm | 中风险 |
| 手工刮除 | 1-2oz | ±0.5mm | 高风险 |
| 化学溶解 | 任何厚度 | ±0.1mm | 中风险 |
3.2 化学去除工艺
化学去除参数表:
| 化学试剂 | 适用材料 | 去除速度 | 安全等级 |
|---|---|---|---|
| 氯化铁溶液 | FR-4基材 | 2-5mm/min | 中等 |
| 过硫酸铵 | 所有板材 | 1-3mm/min | 高 |
| 专用退铜剂 | 精密板 | 0.5-2mm/min | 高 |
| 环保型试剂 | 环保要求 | 1-2mm/min | 极高 |
四、不同铺铜类型的去除策略
4.1 实心铺铜去除
实心铺铜去除参数表:
| 铜箔厚度 | 推荐方法 | 去除时间 | 成功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0.5oz | 化学去除 | 5-10分钟 | 98% |
| 1oz | 激光去除 | 3-8分钟 | 95% |
| 2oz | 机械铣削 | 10-20分钟 | 92% |
| 3oz | 组合工艺 | 15-30分钟 | 90% |
4.2 网格铺铜去除
网格铺铜去除参数表:
| 网格密度 | 技术难点 | 解决方案 | 成功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稀疏网格 | 结构脆弱 | 低温处理 | 95% |
| 中等密度 | 连接点多 | 分段处理 | 90% |
| 高密度 | 去除不净 | 化学辅助 | 88% |
| 特殊图案 | 精度要求 | 激光加工 | 85% |
五、去除过程中的质量控制
5.1 质量检测标准
质量检测参数表:
| 检测项目 | 检测方法 | 合格标准 | 检测频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去除完整性 | 显微检查 | 100%去除 | 每批次 |
| 基材损伤 | 厚度测量 | ≤5%损伤 | 抽样检测 |
| 边缘质量 | 轮廓检测 | 光滑无毛刺 | 100%检查 |
| 阻抗变化 | TDR测试 | ≤10%变化 | 关键区域 |
5.2 可靠性验证
可靠性测试表:
| 测试项目 | 测试条件 | 通过标准 | 测试周期 |
|---|---|---|---|
| 热冲击测试 | -55℃~125℃ | 100次循环 | 24小时 |
| 湿热老化 | 85℃/85%RH | 500小时 | 加速测试 |
| 机械振动 | 10-2000Hz | 2小时 | 环境测试 |
| 电流负载 | 额定电流 | 1000小时 | 寿命测试 |
六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6.1 设计阶段问题
设计问题处理表:
| 问题类型 | 发生概率 | 解决方案 | 预防措施 |
|---|---|---|---|
| 过度去除 | 15% | 局部补铜 | 精确规划 |
| 信号中断 | 20% | 重新布线 | 仿真验证 |
| 散热不足 | 25% | 增加过孔 | 热分析 |
| 阻抗失配 | 30% | 调整参数 | 阻抗计算 |
6.2 工艺实施问题
工艺问题解决表:
| 问题现象 | 原因分析 | 解决方法 | 质量改进 |
|---|---|---|---|
| 去除不净 | 参数不当 | 优化工艺 | 过程控制 |
| 基材损伤 | 操作过激 | 调整参数 | 技能培训 |
| 边缘毛刺 | 工具磨损 | 更换工具 | 设备维护 |
| 污染残留 | 清洁不足 | 加强清洗 | 工艺规范 |
七、成本与时间优化策略
7.1 成本控制分析
成本优化参数表:
| 成本项目 | 占比分析 | 优化空间 | 实施措施 |
|---|---|---|---|
| 材料消耗 | 25% | 10-15% | 精准控制 |
| 人工成本 | 35% | 20-25% | 自动化 |
| 设备折旧 | 20% | 5-10% | 效率提升 |
| 质量成本 | 20% | 15-20% | 预防为主 |
7.2 时间效率优化
时间优化参数表:
| 工艺环节 | 标准耗时 | 优化目标 | 实现路径 |
|---|---|---|---|
| 设计修改 | 30-60分钟 | 15-30分钟 | 模板化 |
| 物理去除 | 20-40分钟 | 10-25分钟 | 工艺优化 |
| 质量检测 | 15-30分钟 | 8-20分钟 | 自动化 |
| 整体流程 | 2-4小时 | 1-2小时 | 并行处理 |
八、高级技巧与最佳实践
8.1 精准去除技术
精准去除参数表:
| 技术类型 | 精度要求 | 适用场景 | 技术难度 |
|---|---|---|---|
| 微区激光 | ±10μm | 高密度板 | 高难度 |
| 数控微铣 | ±20μm | 精密电路 | 中等 |
| 化学微蚀 | ±15μm | 特殊材料 | 高难度 |
| 等离子体 | ±25μm | 敏感器件 | 极高 |
8.2 预防性设计策略
预防性设计参数表:
| 设计策略 | 实施难度 | 效果评估 | 推荐指数 |
|---|---|---|---|
| 模块化设计 | 中等 | 效果显著 | ★★★★★ |
| 预留修改空间 | 简单 | 效果良好 | ★★★★☆ |
| 分层铺铜 | 复杂 | 效果优秀 | ★★★★☆ |
| 仿真验证 | 高难度 | 效果极佳 | ★★★★★ |
结语
铺铜去除是PCB设计和修改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环节,需要综合考虑设计需求、工艺能力和成本效益。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,用户可以全面了解嘉立创平台铺铜去除的完整流程和技术要点。
在实际操作中,建议遵循以下原则:首先通过软件修改尽可能解决问题,其次选择适合的物理去除方法,最后进行严格的质量验证。同时,建立预防性设计理念,从源头上减少铺铜修改的需求。
随着技术的发展,铺铜去除工艺将更加精准和高效。嘉立创将持续优化技术方案,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支持。建议用户在遇到铺铜去除需求时,及时与技术支持团队沟通,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