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.
嘉立创 PCB打样指导 嘉立创PCB打样铺铜要求完全指南:从基础规范到高级工艺

嘉立创PCB打样铺铜要求完全指南:从基础规范到高级工艺
更新时间:2025-11-09 21:53
16
0
文档错误过时,
我要反馈

PCB打样阶段的铺铜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。

本文将全面解析嘉创打样铺铜的各项技术要求,为工程师提供详实的操作指南。

一、嘉立创打样铺铜基础规范

1.1 铺铜厚度标准要求

嘉立创提供多种铜厚选项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:

标准铜厚规格表:

铜厚等级 厚度范围(μm) 厚度公差 适用场景 价格系数
0.5oz 17.5±2.5 ±15% 普通数字电路 1.0x
1oz 35±5 ±10% 常规应用 1.2x
2oz 70±10 ±8% 功率电路 1.8x
3oz 105±15 ±7% 大电流应用 2.5x

1.2 最小线宽与间距要求

设计规则限制表:

工艺等级 最小线宽(mm) 最小间距(mm) 铺铜网格大小 精度等级
标准工艺 0.15 0.15 0.3×0.3 Class 2
高级工艺 0.1 0.1 0.2×0.2 Class 3
精密工艺 0.05 0.05 0.1×0.1 Class 4

二、铺铜电气性能要求

2.1 阻抗控制标准

阻抗控制参数表:

层压结构 目标阻抗(Ω) 公差要求 测试频率 适用信号类型
外层单端 50±5 ±10% 1GHz 普通数字信号
内层单端 50±3 ±6% 1GHz 高速信号
差分对 100±5 ±5% 2.5GHz 差分信号
射频线路 75±2 ±3% 5GHz 射频信号

2.2 电流承载能力

载流量计算标准:

铜厚(oz) 10℃温升(A/mm) 20℃温升(A/mm) 30℃温升(A/mm) 安全系数
0.5 1.2 1.8 2.2 1.5
1 2.4 3.6 4.4 1.5
2 4.8 7.2 8.8 1.5
3 7.2 10.8 13.2 1.5

三、铺铜工艺质量要求

1 表面处理标准

表面处理工艺对比:

处理方式 厚度要求(μm) 平整度 可焊性 保存期限
喷锡(HASL) 1-3μm 一般 良好 12个月
沉金(ENIG) 0.05-0.1μm 优秀 优秀 6个月
沉锡 0.8-1.2μm 良好 优秀 3个月
OSP 0.2-0.5μm 优秀 良好 6个月

3.2 热可靠性测试标准

热冲击测试参数:

测试项目 温度范围 循环次数 验收标准 测试方法
热冲击 -55℃~125℃ 100次 无分层 IPC-TM-650
热老化 125℃ 1000小时 电阻变化<10% JEDEC标准
湿热测试 85℃/85%RH 168小时 绝缘电阻>100MΩ IPC标准

四、设计文件准备要求

4.1 Gerber文件规范

文件输出设置表:

文件层 格式要求 精度设置 孔径表 特殊要求
铜皮层 RS-274X 2:5 包含 正片输出
阻焊层 RS-274X 2:5 包含 负片输出
丝印层 RS-274X 2:5 不包含 正片输出
钻孔文件 Excellon 2:4 必须 单位一致

4.2 铺铜间距设置

安全间距要求表:

对象类型 最小间距(mm) 推荐间距(mm) 高压间距 高频间距
铺铜-焊盘 0.2 0.3 0.5 0.25
铺铜-过孔 0.15 0.25 0.3 0.2
铺铜-板边 0.3 0.5 1.0 0.4
铺铜-铺铜 0.2 0.3 0.4 0.25

五、特殊铺铜结构要求

5.1 网格铺铜规范

网格参数设置表:

网格类型 线宽(mm) 间距(mm) 开口率 适用场景
细网格 0.2 0.5 60% 高频电路
标准网格 0.3 1.0 70% 普通数字
粗网格 0.5 2.0 75% 电源电路
自定义网格 0.2-1.0 0.5-3.0 50-80% 特殊应用

5.2 异形铺铜要求

特殊形状处理标准:

形状类型 最小半径(mm) 角度要求 平滑度 加工难度
圆弧边 0.5 无限制 连续
锐角 0.3 >30° 平滑
直角 0.2 90° 直角
自定义形 0.5 自定义 平滑 中高

六、质量检验标准

6.1 外观检查标准

外观缺陷验收标准:

缺陷类型 允许数量 尺寸限制 位置限制 严重等级
铜箔起泡 0 - - 严重
划伤 ≤3处 ≤5mm 非关键区 轻微
凹陷 ≤2处 ≤1mm 非导电区 一般
污染 ≤5处 ≤2mm² 非焊盘区 轻微

6.2 电气测试标准

电气性能测试要求:

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合格标准 抽样比例 测试电压
绝缘电阻 500VDC >100MΩ 100% 500V
耐压测试 AC1500V 无击穿 100% 1500V
导通测试 飞针测试 100%连通 100% 10V
阻抗测试 TDR ±10%公差 抽检 -

七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
7.1 设计问题预防

常见设计错误及预防:

问题类型 发生频率 预防措施 检测方法 解决难度
间距不足 15% DRC检查 自动检测
铜厚不符 8% 明确标注 来料检验
文件错误 12% 标准模板 人工审核
阻抗偏差 5% 仿真验证 实物测试

7.2 工艺问题处理

生产工艺问题对策:

工艺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方案 预防措施 责任划分
铜厚不均 电镀问题 返工重镀 工艺监控 厂家
对准偏差 对位误差 报废处理 设备校准 厂家
表面缺陷 操作不当 局部修复 培训提升 厂家
阻抗超差 材料变异 调整参数 来料检验 双方

八、成本优化建议

8.1 经济性设计策略

成本优化方案对比:

优化措施 成本降低 性能影响 实施难度 推荐指数
标准铜厚 15-20% 无影响 ★★★★★
优化布局 10-15% 轻微 ★★★★
减少层数 20-30% 需评估 ★★★
标准工艺 5-10% 无影响 ★★★★★

8.2 交期控制方案

打样周期优化:

加急等级 标准交期 加急交期 特急交期 费用系数
普通 5-7天 - - 1.0x
加急 - 3-4天 - 1.5x
特急 - - 1-2天 2.0x

九、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

9.1 技术支持体系

服务支持标准:

服务类型 响应时间 解决时限 服务渠道 满意度要求
技术咨询 30分钟 4小时 在线客服 >95%
文件审核 2小时 8小时 专业工程师 >98%
问题处理 1小时 24小时 技术经理 >99%
投诉处理 立即 48小时 客服总监 100%

通过遵循以上详细的铺铜要求,可以确保嘉立创PCB打样项目顺利进行,并获得高质量的成品。建议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这些要求,避免后期修改带来的额外成本和时间延误。

互动评论 0
注意:此留言仅作为嘉立创与客户日常交流之用,回复不是很及时,急切问题请联系我司工作人员处理!
登录注册 后才可以留言哦!
  • PCB帮助文档
  • SMT帮助文档
  • 钢网帮助文档
  • PCB讨论
  • SMT讨论
  • 钢网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