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.
嘉立创 PCB打样指导 嘉立创覆铜工艺全解析:从基础原理到精密制造的技术探秘

嘉立创覆铜工艺全解析:从基础原理到精密制造的技术探秘
更新时间:2025-11-08 09:38
22
0
文档错误过时,
我要反馈

覆铜作为PCB制造的核心工艺环节,直接影响电路板的电气性能、机械强度和可靠性。

嘉立创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工艺创新,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覆铜工艺体系,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。

一、覆铜工艺基础与原理概述

1.1 覆铜工艺的基本定义

覆铜是指在基材表面覆盖铜箔形成导电层的工艺过程。嘉立创采用的覆铜工艺基于热压合原理,通过精确控制温度、压力和时间参数实现铜箔与基材的牢固结合。

工艺基本原理

  • 热塑性树脂在高温下软化流动
  • 压力作用下铜箔与基材紧密结合
  • 冷却固化形成稳定的层压结构

关键工艺参数范围

  • 压合温度:180±5℃
  • 压力控制:300-500psi
  • 压合时间:60-120分钟
  • 升温速率:2-3℃/分钟

1.2 覆铜工艺的质量标准体系

嘉立创建立了严格的覆铜质量标准:

质量指标 标准要求 检测方法 接受标准
剥离强度 ≥1.0N/mm 剥离测试仪 IPC-TM-650
厚度均匀性 ≤±10% 千分尺测量 每批次检测
表面质量 无皱褶、无气泡 目检+放大镜 100%检验
介电常数 符合材料标准 阻抗测试 定期验证

二、覆铜工艺流程详解

2.1 前处理工序

覆铜前的基材准备工序:

基材预处理

  • 表面清洁度控制:尘埃粒子≤5个/平方厘米
  • 湿度控制:≤0.1%含水量
  • 温度平衡:室温平衡≥4小时

铜箔准备

  • 铜箔类型选择:ED铜箔/RA铜箔
  • 厚度选择:0.5-6oz可选
  • 表面处理:粗化处理增强结合力

2.2 层压工艺过程

核心覆铜工艺的详细步骤:

对位叠层

  • 对位精度:±0.1mm
  • 叠层顺序:铜箔-半固化片-芯板
  • 层数支持:1-32层

热压合过程

  • 第一阶段:升温至树脂熔融温度
  • 第二阶段:全压施加,树脂流动填充
  • 第三阶段:保温保压,确保完全固化
  • 第四阶段:降温冷却,控制收缩率

三、不同类型覆铜工艺技术

3.1 常规覆铜工艺

标准FR-4材料的覆铜技术:

工艺参数设置

  • 压合温度:175-185℃
  • 压力梯度:分段加压控制
  • 时间控制:根据厚度调整

质量特征

  • 剥离强度:1.2-1.8N/mm
  • 厚度公差:±8%
  • 尺寸稳定性:≤0.1%

3.2 高频材料覆铜

特殊材料的覆铜工艺要求:

工艺调整要点

  • 温度控制:降低10-15℃
  • 压力控制:减小20-30%
  • 时间缩短:减少20%

技术难点解决

  • 低介电常数保持
  • 低损耗因子维护
  • 尺寸稳定性控制

3.3 厚铜板覆铜工艺

厚铜板的特殊技术要求:

工艺创新点

  • 多次压合技术
  • 渐进式加压
  • 特殊流胶控制

技术参数对比

铜厚类型 压合次数 压力控制 特殊要求
1-2oz标准 单次压合 恒定压力 常规控制
3-4oz厚铜 2次压合 分段加压 流胶控制
5-6oz超厚 3次压合 渐进加压 厚度补偿

四、覆铜工艺质量控制体系

4.1 原材料质量控制

来料检验的关键参数:

铜箔质量检测

  • 厚度均匀性:≤±5%
  • 表面粗糙度:0.5-3.0μm
  • 抗拉强度:≥300MPa

基材性能验证

  • 玻璃化温度:≥130℃
  • 热分解温度:≥320℃
  • 尺寸稳定性:≤0.3%

4.2 过程质量控制

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控:

工艺参数监控

  • 温度实时记录:采样频率1次/秒
  • 压力波动控制:≤±2%
  • 时间精度:±10秒

在线检测项目

  • 厚度实时监测
  • 对位精度检查
  • 表面质量观察

五、覆铜工艺技术创新

5.1 自动化控制系统

嘉立创引入的先进控制技术:

智能温控系统

  • PID精确控制:±0.5℃
  • 多点温度监测:16个监测点
  • 自动补偿调节:实时调整

压力精准控制

  • 液压伺服系统
  • 压力均匀性保证
  • 自动压力补偿

5.2 环保工艺创新

绿色制造技术应用:

无铅工艺兼容

  • 高温材料适配
  • 工艺参数优化
  • 可靠性验证

低能耗技术

  • 热能回收利用
  • 高效隔热设计
  • 智能能耗管理

六、覆铜工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

6.1 质量问题分析

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:

分层起泡问题

  • 原因分析:湿度控制不当
  • 解决方案:严格湿度控制
  • 预防措施:来料烘干处理

厚度不均问题

  • 原因分析:压力分布不均
  • 解决方案:优化压板设计
  • 预防措施:定期设备校准

6.2 工艺优化措施

持续改进的技术方案:

参数优化方向

  • 温度曲线优化
  • 压力分布改善
  • 时间控制精确化

设备改进措施

  • 压板平整度提升
  • 加热系统升级
  • 控制系统智能化

七、覆铜工艺发展趋势

7.1 技术发展方向

未来工艺创新趋势:

高精度控制

  • 厚度控制精度提升至±5%
  • 对位精度达到±0.05mm
  • 自动化程度提升至95%

新材料适配

  • 高频材料工艺成熟
  • 柔性板材技术突破
  • 特种材料应用拓展

7.2 嘉立创技术规划

公司层面的技术发展路线:

短期目标(2024-2025)

  • 智能化工艺控制系统上线
  • 能耗降低15%
  • 生产效率提升20%

中长期规划

  • 全自动智能制造实现
  • 新材料工艺领先
  • 绿色制造标杆建立

通过系统的工艺控制和持续的技术创新,嘉立创在覆铜工艺方面建立了显著的技术优势。无论是常规产品还是特殊要求的PCB制造,嘉立创都能提供高质量的覆铜解决方案,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,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
互动评论 0
注意:此留言仅作为嘉立创与客户日常交流之用,回复不是很及时,急切问题请联系我司工作人员处理!
登录注册 后才可以留言哦!
  • PCB帮助文档
  • SMT帮助文档
  • 钢网帮助文档
  • PCB讨论
  • SMT讨论
  • 钢网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