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.
嘉立创 PCB打样指导 嘉立创铺铜散热技术深度解析:从材料选择到热管理方案的全面指南

嘉立创铺铜散热技术深度解析:从材料选择到热管理方案的全面指南
更新时间:2025-11-08 13:03
18
0
文档错误过时,
我要反馈

在PCB设计与制造领域,铺铜散热性能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。

嘉立创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,在铺铜散热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完善的解决方案。

一、铺铜散热基础原理与技术指标

1.1 铺铜散热机理分析

铺铜散热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机制实现热管理:

导热路径分析:

  • 横向导热:铜层平面方向热传导
  • 纵向导热:通过过孔向内部层传导
  • 表面散热:与空气对流换热
  • 辐射散热:红外辐射传热

热阻网络模型:

  • 铜箔热阻:0.0005-0.002℃/W
  • 介质层热阻:1-5℃/W
  • 对流热阻:10-50℃/W
  • 接触热阻:0.5-2℃/W

1.2 嘉立创铺铜散热技术能力总览

技术参数 标准铺铜 厚铜铺铜 特殊散热铺铜 超高导热铺铜
铜厚范围 1-3oz 4-6oz 6-12oz 12-20oz
导热系数 400W/mK 400W/mK 400W/mK 400W/mK
热阻系数 0.0005℃/W 0.0002℃/W 0.0001℃/W 0.00005℃/W
最大载流 10A/cm 25A/cm 50A/cm 100A/cm

二、材料选择与热性能优化

2.1 基材热性能参数

FR-4系列材料热性能:

  • 普通FR-4:导热系数0.3W/mK
  • 中TG FR-4:导热系数0.35W/mK
  • 高TG FR-4:导热系数0.4W/mK
  • 无卤FR-4:导热系数0.32W/mK

高性能导热材料:

  • 金属基板:1-8W/mK
  • 陶瓷基板:15-30W/mK
  • 导热胶:1-5W/mK
  • 导热垫片:3-12W/mK

2.2 铜箔厚度与热性能关系

不同铜厚的热阻对比:

  • 1oz铜箔:热阻0.002℃/W
  • 2oz铜箔:热阻0.001℃/W
  • 3oz铜箔:热阻0.0007℃/W
  • 4oz铜箔:热阻0.0005℃/W

载流能力测试数据:

  • 1oz铜箔:温升20℃时载流5A/cm
  • 2oz铜箔:温升20℃时载流10A/cm
  • 3oz铜箔:温升20℃时载流15A/cm
  • 4oz铜箔:温升20℃时载流20A/cm

三、铺铜结构设计与热优化

3.1 铺铜图案热设计

不同铺铜方式的热性能:

  • 实心铺铜:导热性能最优
  • 网格铺铜:兼顾导热与重量
  • 渐变铺铜:热应力优化
  • 分区铺铜:局部热管理

热通孔设计参数:

  • 孔径范围:0.2-0.5mm
  • 孔间距:1-3mm
  • 孔深比:最大10:1
  • 填充材料:导热环氧树脂

3.2 层间热管理技术

多层板热通路设计:

  • 热过孔阵列:间距1-2mm
  • 导热层布置:靠近热源
  • 介质层优化:选择高导热材料
  • 表面处理:影响热辐射

四、工艺控制与热性能保证

4.1 制造工艺对散热的影响

铜厚均匀性控制:

  • 标准要求:±10%
  • 精密控制:±5%
  • 高精度要求:±2%
  • 测量方法:X射线测厚

表面处理热影响:

  • 沉金:热阻增加5-10%
  • 喷锡:热阻增加3-8%
  • OSP:热阻增加2-5%
  • 沉银:热阻增加4-7%

4.2 热性能测试与验证

热阻测试标准:

  • 测试环境:25℃恒温
  • 加热功率:1-100W
  • 测温精度:±0.1℃
  • 稳态时间:30-60分钟

红外热成像分析:

  • 温度分辨率:0.05℃
  • 空间分辨率:1mm
  • 采样频率:30Hz
  • 分析软件:专业热分析

五、应用案例与性能数据

5.1 电源模块散热案例

技术规格:

  • 输入功率:500W
  • 铺铜方案:4oz厚铜
  • 热过孔:0.3mm孔径,2mm间距
  • 温升控制:≤40℃

性能数据:

  • 热阻:0.15℃/W
  • 效率:94%
  • 寿命测试:1000小时通过
  • 环境适应性:-40℃~125℃

5.2 高功率LED散热方案

设计参数:

  • 功率密度:10W/cm²
  • 铺铜厚度:6oz
  • 基材类型:铝基板
  • 散热方式:强制风冷

散热效果:

  • 结温控制:≤85℃
  • 光衰率:<5%/1000h
  • 均匀性:>90%
  • 可靠性:MTBF>50000h

六、先进散热技术与创新

6.1 新型导热材料应用

纳米导热材料:

  • 导热系数:5-20W/mK
  • 厚度范围:25-100μm
  • 应用方式:涂层或薄膜
  • 成本效益:逐步优化

相变材料技术:

  • 相变温度:45-80℃
  • 潜热容量:150-250J/g
  • 循环寿命:>10000次
  • 应用场景:峰值功耗管理

6.2 智能热管理技术

温度传感集成:

  • 传感精度:±0.5℃
  • 响应时间:<1s
  • 集成方式:嵌入式或表面贴装
  • 控制策略:自适应调节

热仿真与优化:

  • 仿真精度:±5%
  • 优化算法:遗传算法
  • 云计算支持:大规模仿真
  • 实时反馈:工艺调整

七、设计指南与最佳实践

7.1 热设计黄金法则

铺铜面积计算:

  • 最小散热面积:10cm²/W
  • 优化面积:20-50cm²/W
  • 高功率需求:>50cm²/W
  • 空间限制:紧凑型设计

厚度选择策略:

  • 低功率:1-2oz
  • 中功率:3-4oz
  • 高功率:5-6oz
  • 超高功率:>6oz+辅助散热

7.2 成本与性能平衡

性价比分析:

  • 标准铺铜:成本最低,适用多数场景
  • 厚铜铺铜:成本增加30-50%,性能提升明显
  • 特殊材料:成本增加100-200%,特殊需求
  • 综合方案:混合使用,最优性价比

结语

嘉立创在铺铜散热技术方面具备全面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。通过科学的材料选择、精密的结构设计和严格的工艺控制,能够为客户提供从常规到高功率的各种散热解决方案。无论是消费电子产品还是工业级设备,嘉立创都能根据具体的热管理需求提供最优的铺铜散热设计方案。

随着功率密度的不断提升和散热要求的日益严格,嘉立创将持续投入散热技术的研发创新,为客户提供更高效、更可靠的热管理解决方案,助力电子产品向更高性能、更小体积的方向发展。

互动评论 0
注意:此留言仅作为嘉立创与客户日常交流之用,回复不是很及时,急切问题请联系我司工作人员处理!
登录注册 后才可以留言哦!
  • PCB帮助文档
  • SMT帮助文档
  • 钢网帮助文档
  • PCB讨论
  • SMT讨论
  • 钢网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