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在嘉立创铺铜材:嘉立创EDA铺铜操作全攻略
更新时间:2025-11-09 11:51
13
0
文档错误过时,
我要反馈
13
在PCB设计过程中,铺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。
嘉立创EDA提供了强大而智能的铺铜功能,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嘉立创EDA中高效完成铺铜操作。
一、铺铜基础操作步骤
1.1 铺铜工具启动与基本设置
嘉立创EDA的铺铜功能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实现。启动铺铜功能的三种方式:
操作路径选择:
- 工具栏快捷图标:点击“铺铜”工具按钮
- 菜单路径:工具→铺铜
- 快捷键操作:使用快捷键P快速启动
基础参数配置:
- 网络分配:必须指定铺铜连接的网络(GND、电源等)
- 铺铜层级:明确选择顶层、底层或特定信号层
- 铺铜类型:实心铺铜或网格铺铜选择
表1:铺铜基础参数设置标准
| 参数类别 | 推荐值 | 可调范围 | 适用场景 |
|---|---|---|---|
| 网格尺寸 | 0.5mm | 0.1-2.0mm | 一般信号层 |
| 线宽设置 | 0.2mm | 0.1-0.5mm | 网格铺铜 |
| 安全间距 | 0.2mm | 0.15-0.3mm | 普通元件 |
| 孤岛阈值 | 0.25mm² | 0.1-1.0mm² | 自动优化 |
二、详细铺铜操作流程
2.1 单区域铺铜操作
步骤详解:
绘制铺铜区域:
- 使用多边形工具绘制闭合区域
- 确保边界完整闭合
- 区域边界距离板边≥0.5mm
参数设置:
- 网络属性:选择GND或电源网络
- 铺铜类型:根据需求选择实心或网格
- 优先级设置:多层铺铜时设置优先级
生成铺铜:
- 点击确认生成铺铜
- 系统自动进行避让处理
- 检查铺铜完整性
2.2 多区域铺铜管理
分区策略:
- 电源区域独立铺铜
- 模拟数字区域隔离
- 高频电路专用铺铜
优先级管理:
- 电源铺铜优先级最高
- 接地铺铜次之
- 信号铺铜优先级最低
表2:不同网络铺铜优先级设置
| 网络类型 | 推荐优先级 | 铺铜类型 | 特殊要求 |
|---|---|---|---|
| 电源网络 | 1(最高) | 实心铺铜 | 载流能力优先 |
| 接地网络 | 2 | 实心铺铜 | 完整性优先 |
| 模拟信号 | 3 | 网格铺铜 | 隔离要求 |
| 数字信号 | 4 | 网格铺铜 | 一般要求 |
三、高级铺铜技巧
3.1 智能避让技巧
元件避让优化:
- 焊盘避让间距:0.2-0.3mm
- 过孔避让间距:0.15-0.25mm
- 走线避让间距:0.2mm
特殊区域处理:
- 禁布区自动识别
- keep-out区域避让
- 机械孔特殊处理
3.2 散热铺铜技巧
大功率器件铺铜:
- 铺铜面积:器件尺寸的2-3倍
- 铜厚选择:推荐2oz或3oz
- 散热过孔:阵列式布置
热焊盘设计:
- 连接方式:十字连接或全连接
- 连接宽度:0.3-0.5mm
- 热导率优化
表3:不同功率等级散热铺铜参数
| 功率等级 | 铺铜面积倍数 | 推荐铜厚 | 过孔数量 |
|---|---|---|---|
| <5W | 2倍 | 1oz | 4-6个 |
| 5-10W | 2.5倍 | 2oz | 8-12个 |
| 10-20W | 3倍 | 2oz | 16-20个 |
| >20W | 3.5倍 | 3oz | 24-30个 |
四、铺铜参数详细解析
4.1 网格铺铜参数
网格尺寸选择:
- 精细网格:0.3mm×0.3mm(高频电路)
- 标准网格:0.5mm×0.5mm(通用)
- 稀疏网格:1.0mm×1.0mm(低频电路)
线宽优化:
- 最小线宽:0.1mm(工艺极限)
- 推荐线宽:0.2mm(平衡性能)
- 最大线宽:0.5mm(特殊需求)
4.2 实心铺铜参数
填充样式:
- 实心填充:100%覆盖率
- 留空处理:特殊区域留空
- 渐变填充:边缘渐变处理
连接方式:
- 热焊盘连接:散热优化
- 直接连接:电流能力最强
- 无连接:绝缘处理
表4:铺铜参数性能对比
| 参数组合 | 载流能力 | 散热性能 | 工艺难度 |
|---|---|---|---|
| 实心+直接连接 | 最优 | 最优 | 简单 |
| 实心+热焊盘 | 优 | 良 | 中等 |
| 网格+标准参数 | 良 | 中 | 简单 |
| 网格+精细参数 | 中 | 中 | 复杂 |
五、常见问题解决方案
5.1 铺铜生成失败处理
问题排查步骤:
- 检查边界闭合情况
- 验证网络分配正确性
- 确认参数设置合理性
解决方案:
- 重新绘制铺铜区域
- 调整安全间距参数
- 检查设计规则冲突
5.2 铺铜质量优化
完整性检查:
- 孤岛数量控制(≤5个)
- 断裂情况检查
- 连接性验证
性能优化:
- 载流能力验证
- 散热效果评估
- 信号完整性分析
六、制造工艺对接
6.1 工艺要求考虑
最小尺寸要求:
- 线宽≥0.075mm
- 间距≥0.075mm
- 焊盘≥0.2mm
铜厚选择:
- 标准1oz(35μm)
- 厚铜2oz(70μm)
- 超厚铜3oz(105μm)
6.2 成本优化策略
材料利用率:
- 优化铺铜面积
- 减少废料产生
- 提高板材利用率
工艺选择:
- 根据需求选择铜厚
- 合理设置工艺参数
- 避免过度设计
表5:制造工艺参数对应表
| 设计参数 | 工艺能力 | 成本影响 | 推荐选择 |
|---|---|---|---|
| 1oz铜厚 | 标准工艺 | 基础成本 | 通用选择 |
| 2oz铜厚 | 特殊工艺 | 增加30% | 大电流应用 |
| 0.1mm线宽 | 精细工艺 | 增加20% | 高密度设计 |
| 0.05mm间距 | 高精度工艺 | 增加50% | 特殊需求 |
七、实战案例分析
7.1 四层板铺铜实例
层叠结构:
- 顶层:信号层+部分铺铜
- 内层1:电源层(实心铺铜)
- 内层2:地层面(实心铺铜)
- 底层:信号层+部分铺铜
铺铜策略:
- 电源层:完整实心铺铜
- 接地层:100%覆盖铺铜
- 信号层:网格铺铜优化
7.2 高频电路铺铜实例
特殊要求:
- 阻抗控制:50Ω±5%
- 铺铜类型:实心铺铜
- 参考平面:完整地平面
八、高级功能应用
8.1 脚本自动化
批量处理:
- 多区域同时铺铜
- 参数批量设置
- 自动优化处理
自定义规则:
- 企业规范集成
- 特殊需求实现
- 自动化流程
8.2 仿真集成
性能验证:
- 信号完整性仿真
- 电源完整性分析
- 热仿真验证
九、最佳实践建议
9.1 设计阶段考虑
前期规划:
- 铺铜策略提前制定
- 层叠结构优化
- 分区方案设计
参数选择:
- 基于应用需求选择参数
- 考虑制造工艺能力
- 平衡性能与成本
9.2 质量控制
检查清单:
- 铺铜完整性验证
- 安全间距检查
- 制造工艺符合性
通过掌握嘉立创EDA的铺铜操作技巧,设计师可以显著提升PCB设计的质量和效率。建议在实际项目中多加练习,逐步掌握各种高级功能的应用。
- PCB帮助文档
- SMT帮助文档
- 钢网帮助文档
- PCB讨论
- SMT讨论
- 钢网讨论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