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.
嘉立创 SMT常见问题 嘉立创SMT空焊盘问题深度解析:成因和数据与解决方案

嘉立创SMT空焊盘问题深度解析:成因和数据与解决方案
更新时间:2025-11-02 16:49
25
0
文档错误过时,
我要反馈

空焊盘现象的定义与嘉立创SMT生产中的发生率

空焊盘(Non-Wet Open)是SMT贴片生产中的一种典型焊接缺陷,特指元器件焊端与PCB焊盘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点连接的情况。在嘉立创SMT生产体系中,空焊盘被归类为A类重大缺陷,直接影响到PCBA的功能可靠性。

根据嘉立创2023年质量报告数据显示,空焊盘在其SMT生产不良项中占比约为12.7%,发生率为0.89‰(即每百万焊点中出现890个空焊情况)。这一数据横向对比行业平均水平(通常为1.2-1.5‰)处于领先位置,但仍是嘉立创工艺优化的重要方向。

从元器件类型分布来看,空焊盘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器件:

  • QFN封装芯片:占空焊问题的38%
  • 小间距连接器(≤0.5mm):占22%
  • 0402及以下小尺寸被动元件:占18%
  • BGA封装器件:占15%
  • 其他类型:占7%

空焊盘问题的七大技术成因及数据表现

1. 焊膏印刷缺陷(占比31%)

焊膏印刷环节是导致空焊的首要因素,具体表现为:

  • 钢网开孔堵塞:约占印刷缺陷的45%,多因小于0.3mm的开孔被焊膏残留堵塞
  • 焊膏量不足:厚度偏差>±15μm时,空焊风险增加3倍
  • 印刷偏移:>0.05mm的偏移会使小间距器件空焊率上升至5%

2. 元器件共面性问题(占比23%)

特别是QFN、LGA等底部焊盘器件:

  • 引脚共面度>0.05mm时,空焊概率达8%
  • 器件翘曲>0.1mm/m时,不良率提升至12%
  • 占QFN类器件空焊问题的68%

3. 回流焊温度曲线不当(占比19%)

关键温度参数偏差的影响:

  • 峰值温度低于235℃时,空焊率骤增至3.5%
  • 液相线以上时间<60秒,焊料润湿不充分
  • 升温速率>3℃/秒易导致焊膏飞溅

4. PCB焊盘设计缺陷(占比11%)

设计不规范导致的典型问题:

  • 焊盘尺寸与器件不匹配:误差>0.1mm时空焊率2.8%
  • 阻焊层过厚(>25μm):影响焊料流动
  • 热平衡设计不合理:大铜箔区散热过快

5. 元器件氧化(占比8%)

  • 库存超过12个月的器件,空焊风险增加2倍
  • 开封后未及时使用的MSL3级以上器件问题突出
  • 镀层氧化导致的拒焊约占此类问题的75%

6. 焊膏质量问题(占比5%)

  • 金属含量低于88.5%时印刷性能恶化
  • 助焊剂活性不足直接影响润湿效果
  • 黏度超出150-250kcp范围影响成型

7. 其他因素(占比3%)

包括设备振动、车间环境等综合因素

嘉立创针对空焊盘的质量控制体系

为降低空焊发生率,嘉立创建立了四级防护体系:

1. 前期DFM分析(预防35%潜在问题)

  • 自动检测18类焊盘设计风险点
  • 对QFN等特殊器件进行热仿真分析- 年规避设计缺陷约4.2万例

2. 生产过程监控

  • SPI焊膏检测:100%全检,厚度公差±10μm
  • 3D AOI检测:可识别15μm的焊料高度差
  • 回流焊温区实时监控:±3℃精度控制

3. 可靠性测试

  • 首件进行切片分析(抽样率5%)
  • 推力测试:验证焊点机械强度
  • 高低温循环测试(-40℃~125℃)

4. 数据追溯系统

  • 每个焊点的工艺参数可追溯
  • 建立超过200万焊点的质量数据库
  • 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工艺窗口

这套体系使嘉立创的空焊率从2019年的1.5‰降至目前的0.89‰,年均为客户避免损失超过800万元。

不同封装器件的空焊特征与解决方案

QFN封装空焊(占空焊总量38%)

典型表现

  • 底部中央焊盘虚焊(占72%)
  • 周边引脚局部不润湿
  • 隐蔽性强,常规AOI难检测

嘉立创专项措施

  • 钢网开孔面积比≥80%
  • 采用阶梯钢网(外延0.1mm)
  • 专用回流焊曲线(延长液相时间)
  • X-ray全检(针对0.5mm以下间距)

小间距连接器空焊(22%)

问题特点

  • 多发生在高pin数连接器
  • 两端引脚受力不均导致
  • 焊料盗现象严重

解决方案

  • 增加定位柱设计
  • 采用抗移位焊膏
  • 优化贴装压力(50-80g)
  • 预热阶段延长至120秒

0402以下小元件空焊18%)

失效模式

  • 元件立碑(占55%)
  • 一端抬起未焊接
  • 焊料量不对称

工艺对策

  • 钢网厚度减至0.1mm
  • 内距缩小0.05mm
  • 采用慢升温曲线(1.5℃/s)
  • 氮气保护焊接(O₂<500ppm)

用户端预防空焊的设计优化建议

基于嘉立创工程团队处理的数万案例,总结出以下有效设计规范:

PCB设计规范

  1. 焊盘尺寸:

    • 阻焊定义焊盘单边大0.05mm
    • QFN中央焊盘分割为4-6个小单元
    • 避免使用NSMD式焊盘设计
  2. 热平衡设计:

    • 大铜箔区添加热 relief
    • 关键器件周围避免放置过孔
    • 功率器件采用独立散热焊盘
  3. 布局优化:

    • 小元件远离板边(>3mm)
    • 高器件与矮器件分区布局
    • 连接器增加定位孔

元器件选型建议

  1. 优先选择:

    • 引脚共面度<0.05mm的器件
    • 镀层为SnAgCu或ENIG的型号
    • 嘉立创基础库已验证器件
  2. 避免使用:

    • 库存超过18个月的器件
    • MSL等级≥4且未真空包装的
    • 无铅镀层与有焊膏混用

文件制作要求

  1. Gerber文件:

    • 阻焊层必须准确开窗
    • 提供1:1比例的钢网层
    • 标注关键器件的特殊要求
  2. 装配图:

    • 明确标注极性元件方向
    • 标识高精度器件位置
    • 注明不允许返修的区域

空焊问题的售后处理流程与数据

当发生空焊问题时,嘉立创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:

1. 问题反馈(24小时响应)

  • 需提供:
    • 不良位置高清照片
    • X-ray检测图像(如有)
    • 回流焊曲线数据

2. 根本原因分析

采用:

  • 金相切片分析
  • SEM/EDS材料检测
  • 焊点推力测试

3. 解决方案

根据原因分类处理:

  • 设计问题:提供修改建议(占38%)
  • 工艺问题:调整参数并重工(45%)
  • 物料问题:更换元器件(17%)

4. 赔偿与重做

  • 确认责任后3个工作日内处理
  • 2023年平均理赔周期2.7天
  • 年重做板数量占比0.12%

数据显示,通过这套流程,95%的空焊问题能在7日内得到有效解决,客户满意度维持在4.7/5.0的高水平。

嘉立创持续降低空焊率的技术演进

嘉立创通过多项技术创新持续优化空焊问题:

1. 设备升级

  • 引入超高精度SPI(±5μm)
  • 新增3D AOI检测高度差
  • 回流焊增加上下独立温控

2. 工艺创新

  • 开发QFN专用焊接工艺
  • 小元件氮气保护焊接
  • 低温焊膏应用研究

3. 材料优化

  • 与焊膏厂商联合开发专用配方
  • 建立元器件可焊性数据库
  • 钢网纳米涂层技术

4. 智能检测

  • AI算法识别潜在空焊风险
  • 大数据预测工艺窗口
  • 数字孪生仿真优化

这些措施使嘉立创的空焊率保持年均15%的下降趋势,预计2025年将达到0.5‰的行业顶尖水平。

用户自查空焊问题的实用方法

对于收到板卡的用户,推荐以下检测步骤:

1. 目视检查

  • 10倍放大镜观察焊点边缘
  • 检查焊料爬升高度(应>1/2元件高度)
  • 未熔化的焊膏残留

2. 基本功能测试

  • 电源对地短路测试
  • 关键信号通路测量
  • 器件基本功能验证

3. 专业检测(建议)

  • X-ray检测(针对BGA/QFN)
  • 红外热成像分析
  • 边界扫描测试

4. 破坏性分析(必要时)

  • 染色渗透试验
  • 切片显微观察
  • 焊点推力测试

掌握这些方法可帮助用户及早发现80%以上的空焊问题,避免后续损失扩大。

结语:系统应对空焊问题的整体策略

嘉立创SMT生产中的空焊问题是一个需要设计、工艺、物料多环节协同解决的系统工程。通过数据分析可见,绝大多数空焊情况可通过优化设计规范、完善生产工艺和严格物料管控来预防。嘉立创建立的从预防到检测再到分析改进的全流程质量体系,已使焊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
对于用户而言,关键是要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可制造性,选择经过验证的元器件,并提供完整准确的生产文件。与嘉立创工程团队保持密切沟通,利用其丰富的经验数据,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空焊问题的发生。随着技术进步和工艺优化,SMT空焊这一传统难题必将得到更好的控制。

互动评论 0
注意:此留言仅作为嘉立创与客户日常交流之用,回复不是很及时,急切问题请联系我司工作人员处理!
登录注册 后才可以留言哦!
  • PCB帮助文档
  • SMT帮助文档
  • 钢网帮助文档
  • PCB讨论
  • SMT讨论
  • 钢网讨论